锌合金压铸件铝件铸造铸铝件厂家报价铸铝件的工艺设计 1、铸铝件的结构设计 铸件结构是否合理,对于铸件质量、生产工艺的可行性和简易性以及生产成本等影响很大。熔模铸件的结构应当符合熔模铸造的生产特点。所示部分熔模铸件合理结构的实例。 为了保证熔模铸件的质量,往往根据需要在熔模铸件上设置工艺肋和工艺孔。所示为工艺肋的应用实例。所示为工艺肋设计的参考尺寸。所示为工艺孔的应用实例。 熔模铸造可以铸造很复杂的零件。为了提高生产率、提高精度,可以将原先采用其他方法生产的多个零件的组装、焊件,在稍进行结构改进后直接整铸成一个熔模铸件。所示为多个零件组装件、焊件改为熔模整铸件的结构实例。2、铸件结构要素及工艺参数的选定 小壁厚:由于熔模铸造的型壳内表面光洁、干燥,并且一般为热型壳浇注,因此熔模铸件壁厚允许设计得较薄。所示为各种合金的熔模铸件的 小壁厚推荐值和可能铸出的 小值。对于局部 部位,可以铸出 薄的壁厚,比表中 小值小30%~50%。3、基准面选择 基准面选择要素,压型型腔尺寸检查、铸件划线、机械加工都需要确定基准面。铸件上的外圆、平面、内孔和端面都可以作为基准面。合适的基准面一般由设计、加工和铸造三方面共同商定。选择基准面时一般应考虑下述各点:(1)熔模铸件基准面一般选择非加工面,若选择加工面时, 好是加工余量较少的面。(2)基准面应选择与待加工面之间有精度要求的面,并尽量使零件的设计基准和加工工艺基准重合。(3)基准面的数目应约束六个自由度,故一般选择三个基面(回转体零件选择二个基面),并力求划线与加工为同一基面。 砂型铸造方法 20世纪50 ~70年代,我国砂型铸造中小件主要采用湿型粘土砂,其中大部分是手工造型,少量采用简单的震击、压实机器造型,高压、挤压(射压)造型只占很小的比例。大件采用干型粘土砂,铸钢件则以CO2水玻璃砂为主。从70年代开始,特别是在80年代之后,随着对高精度薄壁铸件(例如汽车发动机缸体、缸盖等)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,粘土湿型砂采用高密度造型紧实的越来越多,例如高压造型、气冲造型、静压造型、挤压造型。大型铸铁件的生产则基本淘汰了粘土砂干型,代之以吠喃树脂自硬砂,大大减少了环境污染和工人的劳动强度,也提高了铸件质量。在铸钢件的生产中,不少工厂采用自硬树脂砂工艺代替粘土砂干型或水玻璃砂型,但还有半数以上的工厂仍然采用水玻璃砂,其中主要包括CO2水玻璃砂工艺和**酷自硬水玻璃砂工艺。